我院举行课程思政观摩课
发布时间:
2021-11-22
浏览量:
187


1118日下午,我院在3236教室举行课程思政示范观摩课,全体教师认真聆听了张学祥副院长的报告。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韩泽亭,党总支副书记管增军、刘希美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首先梳理了课程思政的研究发展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内涵特征,澄清了常见的一些误解,让与会者从整体上对课程思政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随后,张学祥副院长以自己教授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中“Robert Burns(罗伯特·彭斯)”一节为例,为全体教师展现了独具匠心、守正创新的教学设计。基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原则,教学案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后反思”三部曲,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做中学,在学中思,使其由原来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提炼者和价值的探索者。通过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教师由“知识搬运工”变为价值“领航人”,在提升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了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一方面,本教学案例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史人物生平介绍,聚焦于历史与现实的“最大公约数”,在罗伯特·彭斯搜集整理、保护创新苏格兰濒危民间诗歌艺术这一“非遗情节”上下功夫,从而将其与“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和李云鹤祖孙三代守护敦煌第220窟的感人事迹联系起来。这种穿越时空的勾连不但让学生牢牢地记住了彭斯这位苏格兰“草根”诗人,更激发了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意识。

 另一方面,将彭斯的代表诗作A RedRed Rose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分别与中华诗词《上邪》、《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沁园春·雪》进行对比阅读,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目的语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母语诗词的历史厚重感和更为明显的文本张力则让学生感受到了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升了其文化包容意识和民族文化自信。对比阅读,既可引领学生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又锻炼了其思辨能力。

  最后,要求学生就所学内容,从审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角度撰写学后反思。张学祥副院长对作业提出了具体的严格要求,学生将作业按照统一的页面设置标准,呈现在与内容相吻合的艺术背景之上。这样,学生最后提交的作业就是一件图文并茂的艺术品。此举旨在提升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反思自觉,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报告会在总结时提出,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亟需更新教学理念,大胆整合教材,提炼出容知识性和价值性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现实,突显课程的时代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更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截止目前,我院已有省级课程思政教研和科研立项各一项,市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一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门,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两项。今后,我院将以本次报告会为契机,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专业特点,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在教学质量提升上争创佳绩。


                                             (文/图:窦娟  审核:张学祥)